分论坛11“生物医药创新与国际化战略的协同发展”

时间:2023-10-23

作者:CIPAC

分享:

  生物医药关乎人类健康,是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制药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知识产权相关政策的支持,制药产业迎来了新蓝海。

  9月20日下午,第十二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之“生物医药创新与国际化战略的协同发展”专题论坛召开。论坛上,来自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代表聚焦“创新”与“合作”两个关键词,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全球化知识产权布局策略、新药研发全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交易投资中的风险防范与推动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业界人士认为,中国仿制药的大幕正徐徐落下,原研药的大幕缓缓拉开。沈阳药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红梅主持该论坛。

  “织密专利保护网可以护航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法律事务与审计部部长王玮在发言中指出,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专利申请数量已位于世界前列,成为知识产权大国,要想打造知识产权强国,离不开专利这把推手。对于药企来讲,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在于,仿制药要证明与原研药的药品质量、疗效一致,而原研药则要证明与现有技术的不一致,而这“不一致”则为创新。创新药在进行专利布局时要做好“三个好”——用好优先权申请、选好专利申请途径、做好专利布局,其次要关注专利的“黑箱期”。王玮建议,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孕育高价值专利,构建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礼来公司助理副总裁、亚太地区知识产权负责人何小萍在发言中表示,知识产权保护决定了创新药的生命周期。围绕创新药研发全阶段的知识产权保护,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特色的专利期补偿制度、药品实验数据保护制度与专利链接制度,介绍了不同国家的特色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她表示,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与世界主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接轨,伴随着我国保护制度的日趋完善,我国药品领域将进入世界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中的最高规格。

  绿叶制药集团知识产权部副总裁孙丽芳在发言中表示,创新药的生产链条中,每一个环节均涉及知识产权问题。因此,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管理尤为必要,既需要对知识产权管理的宏观把控,也需要对每个具体环节的精准识别。以绿叶制药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为例,其围绕专利、商标、域名、著作权、技术秘密、合同审核展开。“上医治未病。”孙丽芳表示,一款药品从立项前到上市销售的全流程中都需关注专利预警、专利应对策略与专利布局,规避风险。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总监陈丽君聚焦生物医药许可交易中的IP风险管理发言,介绍生物医药交易许可类型分别为许可、转让及合作开发;围绕生物医药交易具体流程的知识产权问题,陈丽君认为,可重点关注共有专利诉权、实施及收益分配、专利不挑战题条款等内容。

  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管理中心总经理高义围绕外部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与管控发表观点,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多数企业利用自研和引进/合作项目结合的方式开发新药,部分企业以引进/合作结合引进/合作项目为主导。因此,要注重防范管控外部合作的知识产权风险,管控方案要做到尽职调查、合同约定、团队配合。以委托研发(设计)、合作研发等为例,可能会涉及知识产权的权属与维护、知识产权的实施、利益切分等问题,因此要分清业务合作的逻辑,在团队配合方面尽量做到目标一致性原则。

  在题为“从对外授权的角度谈新药研发的全球专利布局”的发言中,长三角科技要素交易中心首席知识产权官王旭红表示,生物医药企业在授权许可引进全流程中都要重视知识产权,其得到的不仅为具体的某项产品,而是一项可以排他的资产。如何进行专利的地域布局尤为重要,在生物医药行业创新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应当尽可能完成好最基础的立项工作。企业的BD和IP部门应携手应对挑战,共同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促成企业的合作交易,实现医药行业智力成果的价值。

  如何在全球生物创新公司中,通过知识产权实现创新价值最大化?诺维信中国专利律师卫强认为,企业要想从知识产权中实现价值,有合适的知识产权战略成功的关键,此外,合作和许可作为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部分在支持整体业务的价值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生物技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对于生物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预见性差、专利保护范围小,成为生物医药创新公司在中国面临的挑战。他建议,在评估生物领域的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的支持时,适当提高中国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综合考虑预见性差的问题,给予生物专利合理的专利保护,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生物经济发展。